【国是青年学者沙龙】第十一期 | 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李文钊教授讲座通知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量:305

主题:中国预算变迁遵循间断——均衡逻辑吗?——基于2007—2016年中国财政预算和决算数据的实证研究


报告人:李文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主持人:刘帮成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11月30日12:00—14:00

讲座地点:新建楼239室

报名链接:http://yhtlmv8l7hdf6cta.mikecrm.com/spLMWYB

(友情提示:本次讲座为报名前50位的师生提供午餐,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11月29日12:00,欲报从速。)


嘉宾简介:




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兼任副所长,《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副主编,获聘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先后在《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等转载,出版了《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分析》、《国家、市场与多中心:中国政府改革的逻辑基础和实证分析》等著作,承担和主持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目前主要致力于政策过程理论、政策评估理论、治理理论、当代中国治理和政策过程等研究。




内容简介:


间断——均衡预算理论对渐进预算理论进行了挑战,它认为预算过程中同时存在长期稳定与剧烈变迁,并将之归结为认知摩擦和制度摩擦。为了检验中国预算变迁是否遵循间断——均衡逻辑,我们发展了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政策过程和预算过程理论,应用2007年至2016年全国、中央、地方的预算和决算数据,以类级支出为分析对象,通过计算类级支出变迁的分布值,对一般间断假设、横向制度摩擦假设、纵向制度摩擦假设和比较制度摩擦假设等等四个命题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预算变迁符合间断——均衡逻辑,这扩展了一般间断假设的外部有效性。基于中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我们创造性将制度摩擦依据水平和层次进行分类提出了横向制度摩擦假设和纵向制度摩擦假设。中央预算和决算的间断性差异验证了横向制度摩擦假设,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间断性假设验证了纵向制度摩擦假设,这进一步验证了间断——均衡预算理论对于中国的适应性。当然,横向制度摩擦假设没有能够得到地方预算和决算间断性差异的检验,纵向制度摩擦假设没有能够得到中央决算和地方决算间断性差异的检验。通过用“苹果和苹果的比较”的方法,我们发现中国中央政府预算变迁的L-K值与西方国家的L-K值相差不大,这说明认知摩擦可能比制度摩擦更重要。为了理解这些结论及其背后的现象,我们对间断——均衡理论中的公共预算的一般经验法则、制度摩擦与间断——均衡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地区分权体制(regionally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 system,RDA)、规则制定的权力和行动的权力、发展基于中国情景的政府信息处理理论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