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松

职称:教授

邮箱:hongsongl@sjtu.edu.cn

研究方向: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中国外交、欧盟政治与外交

教育背景

1998.09-2002.07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际政治专业学士

2002.09-2008.0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硕博连读) 

工作经历

海外经历    

2013.09-2014.08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访问研究员

2015.06-2015.07 英国华威大学全球化与地区化研究中心 访问研究员

2018.02-2018.03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研究院 访问研究员      


工作经历        

2008.04-2010.12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2011.01-2015.12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2016.01-2020.03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员

2020.04-至今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教授


科学研究

英文论文


1.Hongsong Liu, “Chinese Perception of China’s Engagement in Multilateralism and Global Governance”, Pacific Review, 2020 published online first, DOI: 10.1080/09512748.2020.1728570. (SSCI)

2.Allauddin, Hongsong Liu*, and Raja Qaiser Ahmed, “The Changing Dynamics and New Developments of China–Pakistan Relations”, India Quarterly, Vol. 76, No. 1, 2020, pp. 73-88. (ESCI)

3.Hongsong Liu,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China’s Proposing Behabior in the G20”,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 No. 1, 2019, pp. 21-39.

4.Hongsong Liu,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in Ali Farazmand, ed., Global Encyclopedia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Policy and Governance, Springer, 2018.

5.Hongsong Liu and Shaun Breslin, “Shaping the Agenda Jointly? China and the EU in the G20 Process”, (co-authored with Shaun Breslin, first author), in Jianwei Wang and Weiqing Song, eds.,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Global Governance,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pp. 95-114.

6.Hongsong Liu. “China’s Proposing Behavior in Global Governance”, Revista Brasileira de Política Internacional, Vol. 57, Special Issue, 2014, pp. 121-137. (SSCI)


中文论文

7. 刘宏松:“中国参与全球治理70年:迈向新形势下的再引领”,《国际观察》,2019年第6期。

8.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70年课题组(刘宏松参与):“中国外交70年专家谈(之三)——全球治理、军事外交、中东欧合作、中等国家关系”,《国际展望》,2019年第5期。

9. 刘宏松、林海文:“反恐融资领域的国际机制间合作:政治机会与决策程序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第9期。

10. 刘宏松、解单:“再论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国际关系研究》,2019年第4期。

11. 刘宏松、石小莲:“日本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逻辑与困境——以G7和G20机制为中心”,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9年第1期。

12. 刘宏松、刘玲玲:“威胁退出与国际制度改革:以英国寻求减少欧共体预算摊款为例”,《世界政治研究》,2019年第1期。

13. 丁梦丽、刘宏松:“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兴起及原因”,《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8年第2期。

14. 丁梦丽、刘宏松:“制度化水平、参与深度与跨国公私伙伴关系的有效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11期。

15. 刘宏松、徐悦:“金融危机下跨大西洋金融监管协调的政治逻辑”,《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6期。

16. 刘宏松、杨柳青:“全球劳工治理:主体、现状与困境”,《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同时被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

17. 项南月、刘宏松:“二十国集团合作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6期。

18. 刘宏松:“韩国在G20机制中的中等强国外交”,《国际观察》,2017年第2期。

19. 刘宏松、项南月:“G20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述评”,《国际观察》,2016年第5期。

20. 刘宏松:“G20杭州峰会让中国更自信”,《人民论坛》,2016年第25期。

21. 刘宏松:“政治机会与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机制中的政策倡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4期。

22. 刘宏松、项南月:“二十国集团与全球能源治理”,《国际观察》,2015年第6期。

23. 丁梦丽、刘宏松:“南海机制的冲突解决效用及其限度”,《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9期。

24. 刘宏松、万天葳:“欧盟成员国外交政策欧洲化的因果机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25. 刘宏松:“G20议题的扩展及其对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国际论坛》,2015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

26. 刘宏松、钱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组织中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6期。

27. 刘宏松:“合法性、有效性与G20机制改革”,《国际观察》,2014年第3期。

28. 刘宏松:“新兴大国对G20议程的影响——兼论中国在议程塑造中的外交作为”,《国际展望》,2014年第2期。

29. 刘宏松:“中东地区的防核扩散治理机制建设探析”,《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1期。

30. 刘宏松:“为什么冷战后国际制度的形成不由美国所愿”,《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8期。

31. 过宣帆、刘宏松:“中国企业对非投资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投资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2. 刘宏松、张笑天:“民主遵约论评析”,《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2期。

33. 黄仁伟、刘宏松:“中国和平发展能否成功的三大标志”,《国际观察》,2012年第5期。

34. 刘宏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基于WTO多哈回合谈判与G20进程的分析”,《国际展望》,2012年第5期。

35. 刘宏松:“中国在WTO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倡议行为探析”,《国际观察》,2012年第3期。

36. 刘宏松:“中国对WTO规则的遵守:一项综合评估”,《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1期。

37. 刘宏松:“立法部门影响国家承诺可信性的逻辑——评《民主国家的承诺:立法部门与国际合作》”,《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8. 刘宏松:“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形式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2期转载。

39. 刘宏松:“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责任承担:行为表现与实践成效”,《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40. 刘宏松:“非正式国际机制与全球福利”,《国际观察》,2010年第4期。

41. 刘宏松:“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态度、行为与成效”,《国际观察》,2009年第6期。

42. 刘宏松:“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的局限与困境:非正式国际机制的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43. 刘宏松:“中国参与非正式国际制度:以APEC和ARF为例“,《国际展望》,2009年第1期。

44. 刘宏松:“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欧洲研究》,2009年第3期。

45. 刘宏松:“防扩散安全倡议的局限与困境:非正式国际机制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6期。

46. 刘宏松:“试析核不扩散机制的长久维持”,《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4期。

47. 刘宏松:“霸权国对多边主义制度的有限参与——以美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为例”,《外交评论》,2007年第4期。

48. 刘宏松:“对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另一种理性主义解释”,《国际论坛》,2006年第5期。

49. 刘宏松:“国际组织的自主性行为:两种理论视角及其比较”,《外交评论》,2005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0. 刘宏松:“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及其当前模式选择”,《亚太经济》,2006年第3期。

51. 刘宏松:“卡尔•曼海姆的乌托邦思想解读”,《德国研究》,2006年第1期。

52. 刘宏松:“国际组织与非传统性公共安全问题的国际治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3. 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4. 刘宏松:“新帝国主义论及其理论缺失”,《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5. 刘宏松:“浅析国际机制中的隐性违规现象及其理论含义”,《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

56. 刘宏松:“机制合法性与国际机制的维持”,《学术探索》,2005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57. 刘宏松:“依附论视野中的拉美区域主义”,《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

58. 程赟、刘宏松:“《世界经济与政治》改版后作者、引文与文章类型的统计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59. 刘宏松:“当代反战和平运动浅析”,《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1. 刘宏松:“声誉、责任与公正:中国多边外交的三种需求”,《国际观察》,2004年第4期。

62. 刘宏松:“跨国社会运动及其政策议程的有效性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0期。

63. 刘宏松:“跨国社会运动:设置外交政策议程”,载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决策•过程•挑战》(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研究论丛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3年。


专著

刘宏松:《二十国集团、中国倡议与全球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译著


斯蒂芬·柯克莱勒、汤姆·德尔鲁著:《欧盟外交政策》,刘宏松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莉萨·马丁著:《民主国家的承诺:立法部门与国际合作》,刘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参著


曹德明主编:《国外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研究》,时事出版社,2016年

本书编写组:《G20的杭州故事》,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

杨力主编:《二十国集团发展报告》(20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武心波等著:《大国国际组织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科研项目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2018年)

主持上海市日本研究交流中心项目“日本参与全球治理研究”(2018年)

主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倡议与塑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新角色研究”(2016年)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研究”(2015年)

主持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计划项目“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与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建设”(2015年)

主持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与国际制度创设及改革研究”(2014年)

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中青班项目“国际制度建制与改制中的‘中国方案’研究”(2013年)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以制度外交为视角的研究”(2011年)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设计行为研究”(2011年)

主持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治理:基于制度设计与倡议的研究”(2009年)

主持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国际制度与中国的海外利益保护”(2008年)


奖励荣誉

2017年,课程“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获评上海市高校留学生英文示范性课程。

2015年,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

2012年,论文“中国对WTO规则的遵守:一项综合评估”获商务部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优秀奖。

2012年,论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基于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的分析”获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国研杯”学术征文大赛研究人员组一等奖。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

2009年,论文“中国参与非正式国际制度:以APEC和ARF为例”获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国研杯”学术征文大赛青年研究人员组二等奖。

联系方式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邮编200030) 电子邮箱:hongsongl@sjtu.edu.cn
Back to Top